第六百五十七章 突厥退兵
穿上飛虎軍的兵服,舉起飛虎軍的大棋,他們暫時就是飛虎軍的士兵。
這個辦法第一次“軍事演習”回去,被打開新世界大門的西子想了一夜后提出來的。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目的就是進一步迷惑突厥,讓他們無法準備得知大離新增的飛虎軍到底有多少人。
不得不說,這個效果異常的好,古月界人哪里知道什么“軍事演習”,當時就被震懾住了。
再加上雁雀關到現在都沒有停止商隊的貿易,城門依舊是卯開酉關,除了軍隊調動頻繁一點,完全就是一副沒有將突厥南侵的樣子。
在雁雀關暗中拍去的使者引導下,突厥軍中很快流傳開一個說法。
大離邊關兵多將廣,根本不怕突厥南侵。突厥大軍根本攻不下雁雀關,只能白白浪費人手和糧食,而且還會錯過最后的放牧時間……
巴拉巴拉。
各式各樣的說法,但核心的一點就是,突厥軍隊這一次南侵注定得不償失。
就在這樣的說法之下,那些還在猶豫的小部落在接受了雁雀關使者的好意,同意收下糧食之后退出南侵,返回草原深處。
隨著第一個部落送給阿史那部一些糧食帶著自己的軍隊撤退,還在觀望的部落見沒有什么嚴重的后果,一個個都開始了效仿,甚至有一些沒有選擇的部落主動找到雁雀關的使者,承諾只要給他們糧食就主動退兵。
消息傳回雁雀關,帝辛同意了此事,但是這些部落的糧食只有其他部落的一半。
于是不到半個月,突厥軍隊就少了一半還多。
阿史那部試過排查雁雀關的使者,但在得了好處的小部落的掩護下,排查基本沒有什么進展。
而阿史那部內部,已經損失兩萬軍隊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其實也不愿意南侵,只是因為糧食短缺才不得不如此,但如今其他部落送上的糧食基本上已經足夠部落渡過難關,因此南侵也就顯得沒有那么必要了。
慢慢的,阿史那部內部也出現了撤兵的聲音。
也就是這個時候,來自雁雀關的最后一批使者也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