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
同時,人們對裕王殿下出任鎮關大將軍一職也產生了認可。
雖然裕王殿下的應對中規中矩,但卻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現差錯,糧草和武器也是最不能出差錯的地方。
裕王殿下剛剛到達邊關就能有所戰績已經證明了他的資格。
然而,當第三匹高喊著“八百里加急”的駿馬濺起無數灰塵駛入京城之后,整個京城都徹底沸騰了。
奏折之上,安君山以春秋筆法略過了帝辛計劃中的詳細部分,特別是給牲畜草料下藥的部分,然后著重提到了是在裕王殿下的妙計之下,這場戰役才能取得如此大捷。
人數上的懸殊差距,這場大捷是足以寫入史冊的傳奇戰役。
然而,每一個人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都是荒謬至極,不可置信。
以八百二十四人對陣兩萬突厥軍隊,斬首無數,逼得突厥主動退入草原深處,這怎么可能?
除非是八百二十四名先天大宗師或者入照強者?
然而,邊關有這么多二境強者嗎?
答案是否定的,別說邊關了,就是整個大離所有的二境強者加起來都沒有這么多。大離如果有這么二境強者早就將突厥、琉球、高句麗等不斷侵擾大離邊境的小國滅了,哪里容得了他們囂張到現在。
所有人都在懷疑這份戰報是假的,但奏折上三司共同加蓋的章卻做不得假。
大離皇朝的三司本就是相互掣肘,相互監視的體系,要讓他們共同謊報軍功,除非邊關的整個官員體系都徹底腐化。
而且謊報軍功,那可是殺頭的罪過,就算裕王殿下是皇帝的兒子也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別人當場就砍了,而皇帝的兒子押回京城再砍。
如此夸張的戰績之后更會經過多次核實,而這反而更加佐證了這份奏折的真偽。
因此,當戰報被核實之后,整個京城都陷入了沸騰,皇帝更是破天荒地上了一次早朝,親自頒布了對立下此等大功的人員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