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5章 八成
但是上頸髓和延髓連接,是呼吸循環中樞所在,司管人的心跳和呼吸,這個部位如果受到損傷,直接呼吸心跳停掉。
馮教授這種脊索瘤,侵犯的部位恰恰是呼吸和循環中樞,預后非常差,隨時有生命危險。
這種病例,腫瘤和呼吸循環中樞混為一體,根本沒辦法手術。
“做過放射治療,無效,曾用靶向治療藥物PDGFR抑制劑伊馬替尼以及MTOR抑制劑西羅莫司治療,效果不理想,再聯合雷帕霉素,還是不行?!表n主任將楊平叫到辦公室,不過他暫時沒有說這個病人是自己恩師馮教授。
楊平仔細分析影像圖片,又分析3D打印的模型。
韓主任將影像數據倒入了3D打印機,打印出上頸椎、顱底及腫瘤的模型,腫瘤交錯生長,呈啞鈴、鹿角、纏繞復雜生長。
楊平觀察許久,這個病例確實難,涉及到神經外科、骨科和腫瘤外科三個科室。
好不夸張地說,這種腫瘤應該是手術禁區。
如果要做這個手術,有四個難點,首先顯露是難點。
常規的顯露不行,要從后路,完全把上頸椎后側和顱骨后側打開,打開后還要能夠裝上。
這樣才能顯露上頸髓和延髓,然后要切開延髓和上頸髓,在保護生命功能區的同時,盡量徹底切除腫瘤。
另外三個難點,手術操作要十分精確,這是對外科精確性的最大考驗。
機器人手術會很精確,但是不適合這種高風險手術,最可靠的是機器,最不可靠的也是機器。
機器人沒有人的觸感,一旦出現失誤,哪怕一點,都是致命的。
這種手術的精確度要控制在左右,普通金屬手術刀,再鋒利也做不到這種精確度,而且手術刀不能對組織造成擠壓,普通手術刀只要切割,必須造擠壓。
所以必須使用先進的激光刀進行手術。
第三,腫瘤的邊界確定,腫瘤與延髓和上頸髓混合一體,無論用什么方法,也沒辦法在術中識別腫瘤和需要保護的生命功能區,只能靠術者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