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九章 計劃
“我想去那兩個地方開設(shè)作坊。”
董書蘭眼睛一亮,心想自己那小衣作坊是不是也能開出去呢?
按照傅小官平日的說法,這生意要想做大,就得全國布局,如果能夠在那兩個地方也成立一處作坊,就能夠供應(yīng)北邊的市場。這事兒晚些得給他說說,自己也要隨行。
傅小官想起了自己的六個娘,又道:“爹你回去之后也給六個娘說說,就說那兩地方會減免稅收,看看她們娘家是否愿意去看看。如果愿意,也請他們隨行。”
主要還是五娘六娘和七娘,五娘娘家是鐵器商,如果平陵屈邑能夠開采出鐵礦,他們是可以在那地方成立作坊的。
而六娘娘家是裁縫,這衣服總是會有人要穿的。
七娘曲玲瓏的娘家正好又是布商,想來他們對北邊的市場也有興趣。
但傅大官卻搖了搖頭,“而今商人最怕的就是異地買賣,強龍難壓地頭蛇啊,本地的商人與官府之間早有利益關(guān)系,我們這南方的商人跑去北地……湯喝不到一口不說,弄不好把鍋都會丟了。”
這正是目前商業(yè)的現(xiàn)狀。
因為朝廷對商人的約束較多,導(dǎo)致異地經(jīng)營變得困難,商品流通渠道阻滯。但商人逐利,他們會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商品流通出去,就無法避免通過銀錢去打通各種關(guān)系,或者與異地商人結(jié)合。這樣一來無形成本大增,商品的價格居高不下,產(chǎn)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銷售量極難上去。
費力而不討好,于是更多的商人便偏居一隅,就在自己的一畝三分田里討著吃食,商品的流通變得更為稀少,除非暴利,或者背靠大樹,否則尋常的商人是不會跑出去的。
傅小官心里一嘆,依然勸說道:“爹,如果我能求得燕宰的文書——我的意思是讓燕宰為所有人去屈邑和平陵投資背書,這樣是不是就能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你且告訴他們,機會只有這一次,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要想多掙些銀子,要想讓自家的門楣更高大一些,這膽子可就得大點,否則等所有條件具備之時,恐怕湯都沒一口多的了!”
傅大官對這句話思考了許久,然后決定下午就離開上京返回臨江。
“兒啊,你可一定要拿到燕宰背書的憑據(jù),否則我的那些老丈人若是聽信了爹的話,真的一起跑去了平陵屈邑二地砸下大把的銀子,結(jié)果就像丟在水里泡都沒冒一個……爹估計你那些娘會掐死我的!”
……
……
傅小官和董書蘭送別了傅大官,返回傅府的時候天色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