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七章 國富論
虞胤沒有回答,而是又問道:“當時你在西山,那傅小官說什么一個國家重視商業,給商人更高的地位,這個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你把他當時所說的都說給朕聽聽,要細,朕想聽個明白。”
虞問筠瞧了瞧尚貴妃,尚貴妃點了點頭。
“先說好,父皇您若聽了不喜,可不能怨傅小官,因為他當時對我和書蘭說的時候就說過這些話有些大逆,是萬萬不可對外人說起的。”
虞胤皺了皺眉頭,“說吧,朕怎么可能和傅小官去計較。”
于是,虞問筠回想了那夜吃著涼拌鯽魚傅小官說的那番話,此刻一五一十的對虞胤也說了出來。
“他說孟子有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圣人言,老百姓最重要,他們是一個國家的基石,他們從事的是最基本的工作,卻創造了你們沒有看見的,無法估量的價值。”
“……”
“他還說這些稅賦從哪里來?歸根結底是從這些農人,這些工人,以及像我這樣的地主,還有商人得來。”
“既然這一部分群體如此重要,可為何國家偏偏不重視這一群體呢?讀書人歧視農人,稱他們為泥土桿子,當官的歧視商人,認為他們渾身上下都充滿了銅臭——他們并沒有想過,他們所領取的薪俸,絕大多數都是商人所繳納的賦稅,所以如果一個國家重視商業,給商人更高的地位,這個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
“就是這樣子的,您可不許生氣!”
虞問筠忐忑的看著虞胤,虞胤望著窗外的天空面色嚴肅,似乎在想著這一席話,卻遲遲未曾表態。
這可不是個小事兒,正如問筠所言,這話確實有些大逆,因為這話與當今之國策是相悖的。
可朝廷賦稅收入又確確實實如傅小官所言,來自于農人工人和商人,甚至商人所繳納的賦稅超過了一半。
那么如果朕要提振商業,又如何去改變這天下讀書人心中固有的看法呢?
虞胤不得解,心想那二十字方針本就是傅小官所寫,這小子會不會有辦法去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