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求和
但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兵法。
術由當露出屈辱之色,搖頭說道:“右都王。大漢皇帝殺了我的親弟弟,我反而要向他屈膝求和??”
右都王平八圭很平靜的說道:“請大汗忘記仇恨。而且這也是暫時的。等什么時候大漢朝衰弱了,我們就把烏魯木齊奪回來就是了。”
“大汗不要忘記,吳年已經老了。”
“而且。這個求和,吳年會不會答應,還是個未知數。”
頓了頓后,右都王平八圭說道:“如果吳年不答應求和,那我認為應該向西邊逃走。以我的領地為根基,向西拓展。把在大漢皇帝手中失去的土地,從更西邊的部落、國家手中搶過來,安頓突厥子民,繁衍生息。”
“最差的。就是與漢軍決戰,把希望寄托在僥幸上。如果我們打贏了,那么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簡單的道理。
在強敵手中失去的土地,人口、女人,就從弱者手中搶回來。右都王平八圭的領地在中亞,對中亞的勢力很了解。
集中現在大突厥的力量,打下一塊不亞于西域的領地,不難。
說完后,右都王平八圭看著術由當,等待他做抉擇。
戰、和、逃。
戰略選好,再選戰術。
術由當的臉色一陣青紅,屈辱感使得他渾身發抖,雙拳緊握,恨不得大吼一聲,我要與漢軍拼了。
但最后他不得不面對現實,露出頹廢之色,說道:“好。立刻準備珍寶,派遣使臣前往烏魯木齊。”
“求和。”
無論怎么樣,都有了一個主意。不再是無頭蒼蠅一樣亂飛了。
右都王平八圭、名王們都是呼出了一口氣,應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