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退耕還林(三)
“請陛下示下。”
數千人整齊劃一的叩拜道。
吳年微微頷首,然后想了一下后,說道:“往遠了說。有一句話叫做。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自古王朝末期,亂象叢生。所以才有像陳勝這樣的人,登高一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然后揭竿而起。不過幾年工夫,就屠了秦國。”
“也有張角這樣的人宣稱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黃巾三十六方,動搖了東漢。”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除了王朝末期,權貴橫行,兼并土地。吏治腐敗等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我們的華夏土地。承載力是有限的。”
“比如福建那邊多山少田。就有了溺斃剛出生嬰兒的傳統,以免家族人口太多。既養不活,養活了,未來也不知道該怎么自立。”
“山西也是一樣的。多山,干旱少雨。黃土高原上的人口太多了。”
“養不活這么多人。”
“寡人打算把一部分人遷徙前往三漢。”
“之前有一個老漢跟寡人說。不愿意走。因為父母墳墓在山上,走了之后,怕沒人祭祀。”
“故土難離,父母墳墓確實很難舍棄。所以寡人不打算一座座村莊遷徙。”
“在每座村莊,選出窮的人。又是家族的次子或三子,遷徙前往三漢。那邊土地肥沃,雨水多。只要踏實肯干,就能過上好日子。”
“而留下長子繼承家業,祭祀父母墳墓。”
“人口遷徙走了,空出來的土地。就可以種上草木了。”
“寡人專門在山西,用朝廷的錢供養。設立河官、山官,負責統率護林隊、種植隊,護水隊。在黃土高原上,種植草木,護衛草木,護衛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