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最苦最累的活
這還不算完,今年,在中芯國際準備融資的前夜,臺積電再次出手,指責中芯國際最新的微米工藝使用臺積電技術,違反了《和解協議》。
對此,中芯反應強烈,堅決否認自己侵權,并準備了大量證明自己無辜的證據。
由于臺積電還是在美國加州發起起訴,張汝京選擇了在京城高院反訴臺積電。
這一安排非常高明,并出乎臺積電的預料。
由于大陸的審理時間早于加州法院,如果臺積電選擇積極應訴,那么就必須曬出自己掌握的證據,這樣就給了中芯在加州法院那頭應對和反駁這些證據的時間。
中芯的律師對此信心滿滿,認為在“主場作戰”,雖然不一定能贏,但最起碼能獲得些許騰挪的空間和時間。
但前世最終結果是,京城高院駁回了中芯國際的全部訴訟請求,官司根本沒有進入到審理環節。
中芯最終敗訴,在億美金的基礎上,再賠2億美金,外加10%的股份。
事后,灣灣媒體得意地稱:“我們從此控制了大陸芯片業的半壁江山!”
具體的原因很復雜,據說有某跪辦的影子,對和平團圓還存有幻想。
經歷此事后,張汝京黯然離開了中芯,元氣大傷的中芯也喪失了投資和擴張的能力,舔傷口的同時還爆發了內斗,蹉跎了近十年后,才再次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但那時的臺積電早已一騎絕塵。
此刻官司還沒塵埃落地,但鄧鋒并不看好中芯國際接下來的發展。
他說道:“2000年8月,中芯國際在浦東張江正式打下第一根樁,僅過了一年零一個月,到2001年9月,就開始投片試產。
到了2003年,中芯國際已經沖到了全球第四大代工廠的位置,崛起速度令人咋舌。
灣灣這些年對我們很不友好,對大陸的技術限制也變得愈發瘋狂,嚴禁島上高科技公司進入內地,“國寶級”的集成電路產業更是封鎖地嚴嚴實實。
擁有灣灣戶籍的張汝京,被罰了15.5萬美金作為警告,并要求他在6個月內撤資。
而張汝京也是毫不示弱,直接宣布放棄灣灣戶口,與灣灣脫離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