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投資帝國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彼得·泰爾跟他是同類人,都是野心勃勃的人,企圖打造一個全領域的投資帝國。
彼得·泰爾在創辦貝寶前,曾在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當過幾年金融衍生品交易員,后來找親友募集了100萬美元,用最便宜的價格在硅谷的金融中心區租下了一間沒有窗戶的倉庫,創辦了泰爾資本(后更名克萊瑞資本),又過了兩年,在1998年才創辦貝寶。
貝寶對于他來說只是投資人生中一次短暫的創業嘗試,在2002年賣掉貝寶后,這位老兄把主要的精力又投向了投資事業。
克萊瑞資本近幾年發展很不錯,被譽為對沖基金業的明日之星,有望成為百億美金級的頭部基金。
在此時,百億美金級別的對沖基金就算是業內巨無霸了。
在這種背景下,彼得·泰爾突然成立創始人基金,絕對不是什么玩票性質。
夏景行猜測,應該和自己一樣,都在不斷嘗試拓寬投資領域,以獲得更大的財富和影響力,在產業上面形成閉環。
讓創始人基金給遠景資本的VC基金伏低做小,彼得·泰爾肯定是不愿意的。
而如果由創始人基金吃下瘦肉,即投資天使輪、A輪、B輪,把肥肉即C輪、D輪扔給遠景資本,夏景行也心有不甘。
因為C輪、D輪投資,很多時候都屬于不賺錢賺吆喝,而有些基金之所以趨之若鶩,就是想拿著知名投資案例去騙管理費。
當然,他也可以撇下創始人基金,大家自由競爭。
但畢竟在這異國他鄉的,多個盟友,好過多一個敵人。
特別是紅杉、德豐杰等一大堆幾十年的老牌基金還在一旁虎視眈眈,貿然與原本關系不錯的彼得·泰爾疏遠乃至結怨,殊為不智。
“戴倫,創始人基金和遠景資本的VC基金都還很弱小,相比紅杉他們幾家,我們就是初生的幼兒。
他們有回報數百倍、回報金額數十億美元的經典投資案例,而我們兩家甚至還沒把任何一家公司送上IPO的舞臺,甚至連并購退出都沒一例?!?br/>
彼得·泰爾表情嚴肅的注視著夏景行,片刻后,他突然笑了,“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我們必須得團結!”
“哈哈哈哈~”
夏景行也跟著大笑,“彼得你說的對,我們兩家的確還是無名小卒,如果要是還不團結,那如何在競爭激烈,老牌基金林立的硅谷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