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元始天尊的提前準備
是因為在一段時間內,上清宗是天下道門魁首,風頭也曾壓過龍虎山,也有野外散修,假借茅山之名而行事,被稱之為野茅山,野茅山所有東西都修行,劍術,蠱術,方術,捉僵,殺鬼,其中作惡的也有許多。
皆被上清正宗下山持劍拔除,唯獨那些捉僵殺鬼的,不單放其自由,且傳下一定的道門正宗法門,故而有上清正宗和野茅山兩路,一則重視內家修行,講求精氣神,不求外物,是難得正宗大派卻不煉丹的。
野茅山則無所不用其極,斬妖除魔,以求積累外功,得入天庭。
道門此刻幾大流派,武當山內丹術,龍虎山養氣,上清宗存神。
存想諸神,令周身竅穴,【神靈】常駐,其實是要讓自我掌控身體的一種方式,但是道門發展到了現在,哪里還真的有什么派別的嚴格區分?武當山的武人也有靠著《大洞真經》掌控自我,存思存神,領悟武道意志的。
連禪宗的和尚都能和儒家的鴻儒討論《黃庭經》。
《武當丹劍》這一門原本的核心武學更是滿地走。
哪家的小道士不會幾招?
眼下也就每日早課晚課,不肯或缺,只是這陣陣誦經之音,真有多少的誠心實意,倒也未必,連林守頤老爺子也不在意,世上并無神靈,所謂的【元始天尊】,其實只是【先天一炁,元初之氣】的人格化。
而早課晚課,其實也是【儀軌】的一環。
靠著特定的動作,收斂內心的雜念,存思存神于自我的修行。
衛淵看著那些道人的修行,思考自己要如何給予反饋,原本就沒有【三清】這個概念,所以衛淵已經輕而易舉地在這個陣法節點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但是要真的直接出現,說自己就是元始天尊?
不,不行……
白發道人撐著下巴思考。
道門的神不可以是人格化了的,至少不能是那種有自我喜悅和主觀性的,那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人的自我意識降低,會讓道門很難再出現張若素那樣的人。
那就,給予反饋,但是不會給予具有主觀性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