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力抗衡天命(感謝央樊殤情萬賞)
于諸葛孔明看來,沒能以一州之地壓覆九洲之地就是失敗。
但是當時卻對魏國造成了極端恐怖的壓迫和陰影。
在諸葛亮的時代,魏國幾乎只能以十倍之地,對著一州之地的兵力被迫防守,每兩年一次,眼睜睜看著對面滿編而來,等到沒得吃了才糧才退去,等數年之后,那諸葛武侯積蓄糧草,而后繼續北伐。
以一州之地,抗衡曹魏北方的家底,居然不曾出現糧草短缺。
曹魏幾乎沒能組織什么有效的反擊。
于季漢來說,這是失敗。
而曹魏視線來看,三國鼎立,孫吳不足為慮,但是他們始終無法真正踏足蜀國的國境線,反倒是自己的地域不斷被侵占。
第四次北伐的時候,當時天下頂尖名將司馬懿出現,他曾八日破孟達,聲東擊西擊潰公孫淵,輕易討伐王陵,迅疾如風,而后發現,諸葛武侯居然跑到自己眼皮底下割麥子,搶糧食,于是主動出擊。
而后這一戰,張郃被斬。
戰斗之前,張郃勸說司馬懿不要出去分兵和諸葛亮在野外對戰,而司馬懿冷笑道:“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諸葛亮離去后,司馬懿撫胸嘆息道:
“真天下名士也。”
看了看左右,吩咐道:“就說我們此戰大獲全勝,成功擊潰孔明,非如此,壓不下張郃將軍之死。”
于是在這一戰中的記錄,后世的史書居然有三種記錄,唯獨晉書為尊者諱,宣稱司馬懿大勝,只是即便如此,張郃之死也無法遮掩過去,而第五次諸葛亮再度出山。
以難測如陰,侵略如火,動如雷霆著稱的司馬懿。
直接領悟了不動如山。
選擇了以數倍軍力優勢,直接死守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