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我輩圖強
程遠志想起戰時百姓的種種慘狀,眼眶發紅:“你們誰因敵國來攻,而不得已帶著一家老小逃出城,淪為流民成為乞丐?誰又因為沒有糧食啃過樹皮……甚至交換孩子……來活命!”
程遠志不忍心說,易子而食,喉頭哽咽。
“西涼屠城的時候你們在哪里?邊塞百姓祖祖輩輩被殺得人數是多少你們知道嗎?男人被當做牲畜斬殺……女人被凌辱致死的多不勝數!大燕當年攻打我們的城池,殘殺我們的百姓,他們倒是不允許有奴隸,可卻將我們的百姓當做牛馬,去為他們修建皇宮,除非是死了不然不能停止勞作,他們連孩童都不放過,你們都忘了嗎?”
“當年燕國是絕對的強國,那時我還只是一小小兵卒,燕國攻占我們的城池,強征百姓修建燕國狗皇帝的皇陵,你們或許不知道……為何白家軍差點兒將燕國斬盡殺絕!是因為燕國……攻下所有城池后,將男人跟牲畜一樣帶走,女人充作軍妓,孩子……那些孩子力氣小無法勞作,養活又嫌浪費口糧,他們那些燕狗將孩童吊在樹上,讓燕軍練箭!你們誰見過那么小小的孩童身上插滿箭的慘狀?我見過!”
那時還是兵卒的程遠志,跟著白岐山將那些孩子從樹上放下來埋葬,那時……程遠志這個大老粗才明白為何主帥總是說,天下一統……才能天下太平這樣的話。
程遠志眼含熱淚:“燕國現在強大了,連我一個粗人能知道,燕國滅魏……就是為了一統天下!為的是使大燕的西面和南面再沒有什么后顧之憂,而放心大膽的為一統天下而戰!燕國若開始一統之路,就憑大燕九王爺對魏國做的事情,你們自己想想……大周的百姓!還有你們這些大周的讀書人,還有活路嗎?!”
“居安思危……這四個字,是我白家軍主帥白威霆在世之時,時時同我們白家軍講的!我一個沒讀過幾天書的粗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你們難道不明白嗎?真的以為滅了梁國……大周從此就可什么高無憂,天下太平?”
“高枕無憂……”又有生員替程遠志補上。
“好好睜大你們這用來出氣的眼睛看看,好好用你們這腦子想想!你們倒是想停戰定盟,可燕國會讓你們定盟休戰嗎?西涼如今是陷入困頓了,西涼騰出手腳會讓你們定盟休戰嗎?戎狄能不來燒殺搶掠我們的邊民百姓嗎?”
“我程遠志深信我主帥白威霆所說,只有天下一統,方能還百姓萬世太平,只有天下一統才能還百姓無憂無懼的太平山河!副帥曾言,只要誰能還百姓以太平,白家軍便是誰手中的刀!亦是甘做此人手中棋子,這就是為什么白家軍愿意誓死追隨白家諸位將軍,敢死敢戰且生死無悔的緣由所在!”
程遠志的話說得并沒有條理,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可那一腔赤誠便足以打動人心。
偌大的納賢館內,再也沒有了學子們的竊竊私語之聲。
沒有人比將士們和邊塞百和邊塞百姓更懂得戰爭的殘酷,也沒有人比將士們和邊塞百姓懂得天下一統的重要性。
打仗……在最前方舍命的永遠是將士,他們今日舍命……是為了來日自己的子孫不必再舍命。
白卿言不急不躁瞧著這些只敢低聲怒言的學子們,緩緩開口:“定盟、修好、停戰,都是短暫的,你們也讀書也讀史,應當知道……列國盟好都是為了利益而盟好,利聚而來利盡而散,終究是治標而不治本,即便是列國國君都不喜開戰,和平定盟,那這些國君的子孫后代呢?誰能保證這一紙盟書能夠千秋萬代?”
學子們手心收緊,若是盟約管用,何來那么多戰爭殺伐……
就拿晉國來說,曾與列國定下的盟約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最后呢,還不是打來打去!
學子們在沉默中,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