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內行啊!
新塵報辦公室內。
作為一家由傳統的紙媒轉型互聯網的老牌媒體,新塵報無疑是極為成功的。
比如其認證的微博粉絲有七千多萬,雖然這個粉絲量有一定水分,但跟那些明星比起來,那點水分可以忽略不計。最起碼他表現出的生命力可比其他已經日薄西山的傳統紙媒要旺盛許多。
當然這得益于其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在新聞走向上選擇那些更容易被關注足夠吸引眼球的內容,精準把握了目標讀者的需求,完成了從嚴肅媒體向太陽報的轉變。
這其實很不容易。
畢竟要收攏太多沒有太多職業操守但能精準把控人性的媒體人才不太容易。雖然這種激進的改革模式也招致了不少批評,甚至是點名批評,但是起碼沒有破產風險。。
然而一切平靜都在這個周五被打破了。
嚴格來說媒體人是沒普通人意義上的周末的。
畢竟誰也沒法控制大新聞這種事情什么時候發生,而且往往周末更容易曝出一些大新聞,畢竟周末大家都閑嘛。誰想到這個周末一把火竟然燒到了媒體身上。
寧社跟企鵝集團發布的這是什么玩意兒?
陽光新聞算法評定系統?
不按照新聞守則來還要被打低分,嚴重的可能限流?
什么時候媒體人還要接受一個搞社交跟搞軟件技術的公司管控了?
真的,初看企鵝集團通過自己的渠道發布的公開信時,大家還只覺得搞笑。
報社里不少人都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寫戰斗檄文了。
打算好好跟企鵝集團這封信理論理論,做社交的懂個P的新聞倫理,互聯網時代需要的時效性,沒了時效性,屁都不是!什么叫斷章取義?什么又叫片面報導?那明明都是為了爭取時間,做出的一點點犧牲。
好吧,就算為了追求時效性,可能導致第一次報導有誤,但媒體自然有一套糾錯機制,來挽回負面影響。這種評定系統不是開玩笑么?什么叫新聞自由懂不懂?
然而在好的筆桿子也需要時間思考,沒等他們把戰斗檄文想透徹,大消息又出來了。